第九百八十五章 我参与、我监督、我修改
法统这东西,没用的时候,确实没什么用,跟擦屁股纸差不多,但真的要建立国家,没有法统,就没有人认可,这东西又变得格外重要。
鲜卑兀尔汗想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,鲜卑国,就需要法统。
但是他没有足够的实力来说服自己的子民,征服所有的部落,也没有实力来说服其他国家承认他的鲜卑国,所以,他就需要借势。
毫无疑问,借大明的势比借罗斯国的势强。
罗斯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,大明的冒险队,带来了道路,带来了商队,以一个更加公平的价格购买货物,大明更加温和,而且大明距离更远,不会对鲜卑国形成致命性的威胁。
鲜卑平原很穷,大明朝廷完全没有理由,对鲜卑平原发动进攻,大明对占领鲜卑平原,也没什么兴趣。
法统有的时候真的很重要。
费利佩拳打奥斯曼,脚踢法兰西,在海外开疆拓土,建立了无数的殖民地,有了日不落帝国的成就,他很想做皇帝,做泰西之主,但他爹没有把皇位传给他,所以他就只能是国王。
费利佩之前一直谋求泰西松散的商业联盟,未尝不是想要更进一步。
做了国王就想做皇帝,做了皇帝还想长生不老,人的欲望总是如此,无穷无尽,得不到彻底满足。
后世英格兰的坚船利炮,广布四洋,但英格兰只能从莫卧儿国获得帝位,称大英帝国,但很快这份偷来的帝位,不被广泛认可,慢慢的,大英帝国,又变成了英格兰王国。
从根本而言,法统这东西,是打出来的,你只要足够的能打,就能获得认同。
罗马帝国的皇帝位、沙俄沙皇的帝位、奥斯曼的帝位、法兰西拿破仑的帝位,全都是打出来的,不是别人施舍来的。
奥斯曼的帝位得到了认可,是拿下了君士坦丁堡;沙俄的帝位是拳打东欧,脚踢鞑清打出来的。
拿破仑的皇位,是奋斗过程中,差点把泰西统一,才获得的认可。hΤtps://ωwW.1㈠壹四ΤXt.Πět/
很显然,现在在鲜卑平原的鲜卑人,连生存都有危机。
打不过罗斯国,如果不是大明的冒险队,鲜卑人就要被罗斯人、哥萨克人给灭了,连内乱,一群流窜出去的一千倭寇,兀尔汗都拿不下,还要借助大明的墩台远侯冒险队。
打不来法统,只能祈求一份大明施舍的法统了。
朱翊钧郑重思索之后,摇头说道:“朕册封兀尔汗不是问题,但是他自己能不能守住,就是问题了,那里太远了,大明鞭长莫及,不会提供任何的帮助。”
朱翊钧可以册封,册封简单,一封圣旨,但册封之后呢?
罗斯国有四个哥萨克军团,只有一个哥萨克军团在鲜卑草原劫掠皮草,如果兀尔汗建立鲜卑国,那罗斯国,绝对会用更大的力量消灭鲜卑国,而不是现在这种小打小闹。
大明可以册封,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,但大明距离鲜卑国真的太远了。
三百个墩台远侯冒险队,听起来很多,其实一共不过1500人的规模,一个冒险队,由一名墩台远侯、一名通事、两名大明卫军、一名瓦剌人构成。
林中百姓、漠北七部这些瓦剌人,青壮年,都被墩台远侯冒险队给吸收了。
即便是冒险队进入鲜卑平原后,会再扩充三到五名鲜卑人充当打手,但冒险队的力量,还是非常薄弱。
面对成建制的哥萨克军团,这些冒险队,不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力量。
大明也没有理由,派遣成建制的军队,去帮助鲜卑人建国,抵抗罗斯国的入侵,朱翊钧从来都不是什么老好人,他只想做好大明皇帝,鲜卑人要自己争气,自己不争气,大明帮不了什么忙。
“所以才需要陛下册封。”温都是万户,皇帝说的这些,其实礼部官员已经跟他讲了很多遍了,他明白,想要鲜卑存在,要靠自己努力。
有了皇帝的册封,才能更加容易的凝聚人心,对抗罗斯国的入侵。
“那就由内阁拟旨吧。”朱翊钧最终决定给个册封,成了,自然可以阻止罗斯国的东扩,至少能让大明西北边疆安稳些,不成,也就是一封圣旨的事儿。
册封归册封,大明不会提供任何帮助,朱翊钧非常明确的告知了鲜卑万户温都,不要指望大明帮助。
如果鲜卑人觉得有了圣旨,就可以挟恩自重,让大明无条件帮他,那他就想太多了。
大明皇帝朱翊钧真不好面子,成就成,不成就拉倒。
大明在鲜卑平原上其实没多少利益,就一些皮草和一些黑麦,冒险队主要是探索矿产,但金银矿不是那么好找的,而且距离远了,运输也是问题,卧马岗矿群,已经足够大明开采好多年了。
冒险队主要责任是增加西北边方缓冲区。
朱翊钧接见了来自泰西的使者。
来自法兰西大光明城的使者,带来了几个不是很好的消息,向巴黎进军的计划遭到了巨大的阻力,无法继续前进了,大光明教连续吃了三次的败仗,现在岌岌可危。
这三次的败仗,一次是过于激进,被吉斯公爵亨利给吃掉了前锋;一次是因为轻信了巴黎贵族的投诚,被里外夹击;第三次则是被新教领袖、继承了安茹公爵的亨利·纳瓦尔,偷袭粮道得手。
之前大光明教进攻的城池,全部丢失,完全缩回了大光明城里,不知何去何从,也就是吉斯公爵和安茹公爵摸不准大明的态度,所以没有进攻大光明城。
法兰西这一场王位之战,又叫三亨利之战,这里面有三个亨利。
首先就是好男色的亨利三世,王太后凯瑟琳已经竭尽全力,但亨利三世还是一点都不成器,没有才能担任国王,前年,也就是万历十七年,亨利三世死于刺杀;
第二位亨利就是吉斯公爵,这位亨利背后的势力是神圣联盟,也就是西班牙为首的罗马教廷,吉斯公爵赶走了马丽昂的父亲后,就成为了实际上的巴黎之主;
第三位亨利·纳瓦尔,是波旁贵族,他是新教徒,新教领袖,但亨利·纳瓦尔的信仰非常灵活,法兰西的新教徒不足10%,亨利·纳瓦尔改信了天主教,来赢得天主教徒的认同。
大明一直认为,宗教是一种向下统治工具,但总有人说神真的存在,并且散播了福音。
如果神真的存在,那亨利·纳瓦尔这种改换门庭的行为,难道不该降道天雷劈了他?
本来,马丽昂的父亲和马丽昂率领的大光明教,也是王位的有力争夺者,但接连而至的三次战败,彻底击溃了大光明教的凝聚力,所有之前开拓的领土再次失去,已经失去了竞争王位的实力。
朱翊钧详细询问了这三场战役的始末,冒进、轻信、和防备不严,这三次打击是大光明教成立以来,最大的挫折,甚至连教士,都对大光明教的前景,充满了疑虑。
现在,大光明城已经不再禁止其他信徒进
第九百八十五章 我参与、我监督、我修改(1/3).继续阅读